第677节(1 / 1)
“这个是泡沫和软木做的模型,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角度调整能力,不是真的火箭部件。”
孙局长走过去一看,才发现确实是个模型……甚至他注意到,模型还连着管道,不知道是通的什么东西。
孙局长干咳一声,说道:“那也要注意安全,要清场以免人员受伤。”
工程师心说,你才是唯一闯进来的,刚才吓的我们一哆嗦。
一点小尴尬,孙局长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,迅速调节了心态,但对这个东西更加好奇了,指着上面的流线型的突起结构,说道:“这个是什么?”
“这是智能姿态调节器,不过是气动模拟版,通过这个管道供应高压气体,来调节部件的姿态,使其减速正落。”
那人负责一小片,高低也是小队长,所以解释的很明白。
“本来还有一个调节风板,不过那部分只有高速时有用,在其他地方进行测试,我们这里也只是进行可靠性实验……”
一天也就是落个几十回吧……
火箭哪怕回收,也不可能使用上百次,理论上只要能重复利用一次,就算初步达标,重复利用五次以上,就已经是完美答卷了。
孙局长看着那没见过的部件,心里惊疑不定。
“这才第三天吧?你们已经搞出这种东西了?”
是我穿越了么?
工程师摇摇头:“这个是第一天晚上,周总就弄出来的,只是要测试极限可靠性,实验就没停过,每天都在做。”
孙局长:???
什么玩意?
这个世界,让他感觉到陌生……
似乎是打定主意,要让他入职uc震惊部,一架陌生的无人机飞到了这片区域,其上传来了周瑞的声音:
“孙局长?来视察工作?”
孙局长不太适应和无人机说话,半天才说道:“嗯……过来看看,周总在哪里?”
“我在东南角,a2区,刚好有事情找您,无人机会带您过来。”
孙局长平复了心情,跟着无人机朝内走去。
此时他才有功夫,观察“准备场”的各处情况,发现厂房中飞来飞去的无人机并不只一个,而且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人员。
这些应该就是周总自己的团队了,他虽然这几天忙于俗务,但对这边的计划也是有所耳闻。
不过……周总你玩真的?
真要“闲着也是闲着”,七天搞定火箭回收?
一路朝里走去,他发现各种新设备数量不在少数,还有不少他都叫不上名字的。
几十人各司其职,忙碌而井井有条,显然工作进展和规划都很顺利。
比较意外的是,“长二丙”的火箭部件,并没有大变样,虽然旁边围了不少人,但几乎是维持了原厂造型。
似乎周总他们,尚未对真家伙开始动手。
最终,他在角落里见到了周瑞本人。
眼前这处空间,有五块大屏幕立在上方,似乎连通着无人机,是个“指挥中心”。
周围大量制造设备,构建了一个面积不小的半封闭的实验室,与周瑞一起的,还有不少工程师,正在讨论图纸,车乾、单春元都在此处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震惊太多,他感觉单春元都变了,变得陌生了。
而周瑞本人更离谱,手上居然戴着一对,有着机械纹路的漆黑臂甲。
让他想起了孙子玩的游戏,什么沙巴克城主,刀刀屠龙……
和走错片场了一样……
周瑞看到孙局长,暂时中止了讨论,交代了车乾、单春元他们几句,走过来说道:
“孙局长,巧了,刚好有事和您商量。”
孙局长:“您说,现在的我,都承受的住……”
周瑞笑道:“智能调节推进器的基础结构已经定型了,接下来要进行全尺寸全重量实验,我订购了钢结构模型,联系了部队上的朋友,准备后天进行万米高空坠落测试,麻烦局里协调一下‘落区’的使用。”
落区,指的是火箭坠落的地方,一般在经过计算,人烟稀少的地方。
当然,即便人烟稀少,也是要提前通知、巡视的,不能乱丢垃圾。
周瑞联系了部队上的运输机,准备将模拟件拉至12000米左右的高空,然后扔下来。
真实的火箭坠落,自然比这个高度高,但物体在大气层内做自由落体,速度是不会无限增加的。
当阻力和重力达到平衡,就会稳定在最大速度,经过计算,这个高空已经足够了。
再想要更高的高度,以现在的技术,只能真的发一枚火箭上去……毕竟运输机飞不了更高了……
这个测试若是成功了,基本只要再注意一下热防护问题,和与火箭自身燃料系统协调问题……
火箭回收……就差不多。
就像周瑞之前说的,“机械智能”来搞火箭回收,专业对口实在太对口了。
大众认知里最难的“姿态调节”问题,反而是不需要操心的。
对于周瑞他们来说,只需要专注在“系统稳定性和融合性”上就行了。
孙局长深吸了一口气,心说这个合作方还真是……厉害。
不但速度离谱,能量也大的离谱……
调用军用运输机,运送几十吨的东西上去,居然根本不需要航天局发话,自己一个电话就解决了。
这也是为啥,他感觉三天没来,许多东西都搞不明白了的原因。
因为许多资源、许可,周瑞自己就能搞定。
实验成功!
八月七日凌晨。
嫦娥三号,在宇宙中飞行了近100小时,在凌晨2点47分13秒,被月球引力捕获。
与计算时间有些许误差,但万幸的是在可控范围内。
之后,指挥中心远程录入了变轨参数,嫦娥三号自身携带的推进器,第一次点火。
工作六分钟后,推进器关闭,嫦娥三号成功进入“远月轨道”。
此时距离月球表面的平均距离,为100千米。
之后,嫦娥三号还需要花费四天左右时间,寻找合适的时机,来变轨为“近月椭圆轨道”。
届时,轨道与月球的最小距离,将只剩15千米,也就具备了落月条件。
短暂的惊心动魄后,指挥中心又变成了“站着see”的状态,等待时机。
许多人在指挥中心打地铺,佛系中又透露着紧张。
不过另一边,却是惊心动魄。
……
八月八日,万里无云。
数辆越野车,正在山路中前行。
他们正在前往距离西昌基地最近的“落区”。
分级式火箭,边飞边扔,自然就会砸下来,十几吨的东西,数万米高空掉下来,要是不小心砸到有人身上……
那医保卡可是要刷爆了。
所以落区都比较偏远,而且有专门的“落区工作人员”,根据航天局的指令,会定期巡游、疏散。
“落区”一般还搭配小型“观测站”。
但怎么说呢,荒山野岭的,依旧是航天体系里最苦的岗位。
和守山人大差不差……
这次高空模拟,需要航天局调动“落区人员”,腾出空间才行。
车上,周瑞端着电脑,还在抓紧每一秒时间工作,同车的还有单春元、车乾。
他们的目的地倒也不是落区内部,而是落区边缘的一处高山上。
在那里,能够安全的观察到整个实验情况。
几辆车沿着盘山路,来到了制高点,这里有着一处小塔楼,是航天局下属观测站之一。
周瑞来到了山崖的边缘,这里视野极佳,落区一览无余。
“能见度极高,风力二级,可以说天时地利……”
看了看时间,距离预定时间还有两个小时,周瑞招呼众人进行准备工作。
一来借用“观测站”的设备,二来自己带了一些。
忙活了许久,山顶阳光有点毒,单春元脱掉了外套工装,露出了还算壮实的身躯,一脚踩着栏杆,一手掏出烟来点了一根。
一旁的周瑞挑了挑眉:“你还抽烟?”
单春元道:“基地里从不抽,不然不好管理,你抽么?”
周瑞摇摇头:“我不抽,不过如果您给我一根,我可以收着。”
单春元愣了一下,这是什么道理?
单春元这种情况,都不能算是有烟瘾,只能算是个消遣,望着山下的荒地,有些出神。
这几天工作强度不低,最主要的是非常连贯,一点“胡思乱想”的机会都没有,此时等待天上的大礼,算是难能可贵的空隙。
“那个模型,会不会出问题?”
周瑞笑了笑:“出问题也是算你的,安全检查是你做的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